1. 复兴之路
作 者:中央电视台《复兴之路》节目组,人民出版社《复兴之路》编写组
出版社:人民出版社,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
索书号:D619/20
馆藏位置:东校区:第1阅览区3册
二楼新书角2册
西校区:社会科学阅览室2册

推荐理由: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《复兴之路》展览时,用三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--“雄关漫道真如铁”“人间正道是沧桑”“长风破浪会有时”。本书按照这一主旨,沿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展开叙述。其中,上篇和中篇记叙1840年至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开之间的史事,下篇叙述十七大之后至今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重大而典型的事件。本书由中央电视台《复兴之路》栏目组与人民出版社《复兴之路》编写组共同撰稿,史料翔实可靠,语言深沉优美,配以珍贵稀有的图片,全方位展示了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民族复兴的恢弘历史画卷,并在此基础上,阐释了一个鲜明的主题: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,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,选择了中国共产党,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。
“用历史感悟未来。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。”
2.大国崛起
作 者:朱东来
出版社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
索书号:K109/76
馆藏位置:东校区:二楼新书角4册
西校区:社会科学阅览室2册
推荐理由:世界性大国的崛起,有着怎样的规律和共性?如何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?如何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寻求中国现代化的有效途径?如何在全球治理中提高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?
本书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,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,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,通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(葡萄牙、西班牙、荷兰、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日本、俄罗斯、美国)崛起的历史,追踪和研究世界性大国兴起轨迹,总结大国崛起的个性特征和基本规律,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,为中国发展寻找镜鉴,为民族复兴发掘动力。
“凡是过去,皆为序章。
世界期待着下一个中国故事,历史期待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回答。”
3. 地名里的中国
作 者:《国家人文历史》编著
出版社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
索书号:K92/32
馆藏位置:东校区:二楼新书角4册
西校区:社会科学阅览室2册

推荐理由:地名,不只是地理学符号,更是古人与山川湖海、日月星辰、历史社会深度交流后留下的人文印记。乡土与家国、山川与人文、历史与现代,在地名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,浓墨重彩地书写着中华文化。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看到,在小小的地名之上,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中华先祖的生活劳作,更反映出了他们深入骨髓的道德意识、审美偏好等更本源的文化要素。这种文化要素一以贯之,穿越千年流传至今,也在潜意识中影响、塑造着当今的中国人。
本书从人文的角度出发,按照地名得名的内在逻辑,大体按名山大川、矿产和动植物资源、历史事件和政治因素、人文地理、军事边疆、祥瑞标识、红色记忆等分篇,最终归纳为三大部分:“山水之间:站在中国的大地上” “循善求美:认识中国的精神” “历史的拨动:变迁中的中国”。
4.阿勒泰的角落
作 者:李娟
出版社:新星出版社
索书号:I267/2052
馆藏位置:东校区:二楼新书角4册
西校区:社会科学阅览室2册

推荐理由:此书为作者成名作。作者生于新疆,曾随家人进入阿尔泰深山牧场,经营一家杂货店和裁缝铺,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。北疆之北,阿尔泰深山,无尽的戈壁滩,风尘中的牛羊,远山苍莽。人与牧群四季流转,逐水草而居。作者笔下的万物坦荡,自由如风,无阻无碍。愿这坦荡明亮的文字,可以温暖你,治愈你。愿你抵达心中旷野,乘风高唱!
“世界就在手边,躺倒就是睡眠。嘴里吃的是食物,身上裹的是衣服。在这里,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遗憾。”
5. 仰望星空:共和国功勋孙家栋
作 者:黄传会
出版社:浙江人民出版社
索书号:I253.6/28
馆藏位置:东校区:二楼新书角4册
西校区:社会科学阅览室2册

推荐理由: 本书笔法细腻,情感充沛,生动讲述了“两弹一星”元勋、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孙家栋,如何秉持“国家需要,我就去做”的信念,“造星探月叩苍穹、赤子之心铸传奇”的伟大一生。通过孙家栋的科研人生为主线,真实记录了他自首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,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、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,60余年来为中国航天事业、空间事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。
“我这辈子说简单很简单,就做了一件事:造导弹、造卫星;说复杂挺复杂,造导弹、造卫星或是“无中生有”,或是千难万险。
我的信念是:国家需要,我就去做。我们将祖国比作母亲,为母亲做事,心甘情愿,责无旁贷。
黄传会曾经问我:您喜欢仰望星空吗?
我说:航天人都喜欢。”
(文字:图书馆 采编部;审校:王洁慧 周明发 王安香)